时间:2022-09-06 14:38:39 | 浏览:1706
来源:云南日报
丽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多元文化交相辉映。就是这样精彩纷呈的民族文化,创造了丽江东巴文化和各民族文化共同繁荣和发展,成就了三大世界遗产所在地。今天,记者带大家了解丽江多彩的民族文化,也诚邀广大市民、游客走进丽江,开启体验民族文化探索之旅!
纳西族,作为丽江主要的少数民族,他们拥有自己的文学艺术,博大精深,灿烂瑰丽,是丽江旅游的重要看点。建筑风格上,纳西民居融合了白族和藏族的建筑特点,格局多为“三坊一照壁”;饮食上,纳西族特色美食品糯米血肠、凉粉、铜火锅深受游客的喜爱;纳西族还有农历二月初八“三多节”、正月十五“棒棒节”、农历六月二十四“火把节”等传统节日。
(杨寿福 摄)
丽江境内普米族,主要分布在宁蒗县,“普米”意为“白人”,这与普米族自古崇尚白色有关。普米族多以氏族而聚居,房屋多为木结构,房屋中央立一根大方柱,叫“擎天柱”。屋内设有火塘,是家里活动的中心,也是接待客人的地方。室外悬挂牛羊角用以避邪和祝愿牲畜兴旺。传统节日有腊月初八的“吾昔节”(过新年),正月十五日的“转海会”以及春收时的“尝新节”等。
彝族源于氏羌部落,秦汉时期便在川滇一带活动。丽江的彝族主要聚居在宁蒗彝族自治县境内。宁蒗彝族一般称为小凉山彝族,区别于四川大凉山彝族,他们的祖先都是从四川大凉山迁徙而来。彝族房屋一般为木楞房,彝族的节日很多,有彝历年节、初十五节、二月八节、三月三节等,尤以火把节最为隆重。
傈僳族为氏羌族后裔,有自己的语言,民间文学丰富多彩。《创世纪》《我们的祖先》等神话传说,是研究傈僳族远古历史的宝贵资料,也是中国民间文学宝库中的珍品。傈僳族的服饰很有特点,妇女穿绣花上衣、麻布裙,喜欢戴红白料珠、珊瑚、贝壳等饰物;男子穿短衣,外着麻布大褂。傈僳族能歌善舞,每到收获、结婚和盖房等时节,他们都要尽情地歌舞。传统节日有阔时节、刀杆节、收获节等。
分布在丽江永胜县的他留人是彝族的一个独特支系,与凉山彝族风俗文化迥异。他留人的服饰、饮食、歌舞、火坑床等文化独具特色。他留乌骨鸡、他留粑粑、他留梨,味道独特。别致的婚俗、稀奇的青春棚、原生态的音乐歌舞、独一无二的民族服饰,多角度展示了他留人的生活、内心、气质、品格,引人好奇,促人探微。
本文来自【云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跨越时空的旅程人们通常把广义相对论说成是新型引力理论,但这是不够的。从根本上说,广义相对论属于全新的时空理论,因为这一理论以前所未有的深度揭示了时空的隐秘性质,提出了对于时空问题的诸多革命性发现。譬如,倘若狭义相对论中时空的刚性属性始终不变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政法领导干部加强政治建设专题研讨班和全省公安机关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推进会精神,9月2日,丽江市公安局召开全市公安机关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第三阶段推进会,对“百日行动”中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通
来源:云南日报没有文化的民族就像干涸的土地,长不出青翠的森林,开不出美丽的花朵。一座有内涵的古城才能在遥遥时光中永葆青春,永具魅力。丽江是一座有故事的城,东巴文化是它喷张的血脉,蓬勃的生命力;多民族聚居形成的文化大观园绚烂瞩目,其多姿风彩无
(古城以水为核心三河穿城、家家流水图片来源于今日头条图库)丽江到底有多美?追问一种美丽通常得不到明确的答案,便是最明显的被达成共识的美,一般也只能感受不可言说。朱光潜先生认为:一切美的事物都有不令人俗的功效。
来源:丽水日报-丽水网假期出游哪里玩? 丽水这些与世隔绝的“童话仙境”不输丽江,也不输西藏风光!好看、免费、拍照超美国庆期间一定要去一趟风情畲乡竹垟竹垟畲族乡位于龙泉市西面,距龙泉市区30公里。村居分布于横溪东西两岸,这里远离喧嚣,乡民能歌
大河网讯(记者 刘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事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城乡居民的水缸子、米袋子、菜篮子。”10月19日下午,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在濮阳南乐县召开“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专题新闻发布会,省生态环境厅土壤处处长刘书强围绕全省农业面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是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六安市金安区近日探索实施“照证注销联办”改革。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5月2日从金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该局通过将证照注销材料规范重
记者 秦雪丽 通讯员 于灏泳 侯心怡优化农业营商环境,龙头企业发展是关键。9月20日,记者从烟台市福山区获悉,近年来,福山区不断加强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引导、服务,促进龙头企业创新发展、做大做强,探索创新龙头企业联农带农模式,发挥龙
9月29日下午2点,在威海市6012349积分养老中心活动室,伴随着律动的音乐,太极柔力球班开课了,近20位老人精神抖擞、动作娴熟。一旁的图书室里,健朗的老人们坐在桌前读书,画面宁静、美好。现场工作人员邹佳美介绍,每天都有近200位老人来这
走进宝鸡金台区一个个社区,一条条垃圾分类的宣传横幅随风摇曳,一排排分类别类垃圾桶摆放有序,物业服务人员在忙碌的运送垃圾,整洁卫生的社区里,老人们悠闲散步、谈笑风生,尽情享受着冬日暖阳的惬意,把和谐幸福传递到社区的每一个角度。这些年来,宝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