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文化灵山】灵山史话·走进文明(上)

2022-09-09 04:54:44 3529

摘要:一、千年教育灵山县教育的兴起始于隋唐,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灵山教育历代兴盛,出现了学宫、社学、书院、私塾等教育形式。学 宫灵山县唐代创建学宫教育。学宫共搬迁12次,地址最初在六峰山下西南,距县治3里。宋治平二年(1065)迁至县治之...

一、千年教育

灵山县教育的兴起始于隋唐,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灵山教育历代兴盛,出现了学宫、社学、书院、私塾等教育形式。

学 宫灵山县唐代创建学宫教育。学宫共搬迁12次,地址最初在六峰山下西南,距县治3里。宋治平二年(1065)迁至县治之东。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迁建于城内,即今县委大院内。

清代以前学宫与文庙合一,规模宏大,是直接面向科举考试的县级官学,教学内容与科举考试科目相同。《四书集注》一直是学宫的重要课本。至明朝,尤注重传习“八股文”与“八股取士”对口。此外还习诗词、对联作法和书法。

学宫的学生称生员或儒生、廪生,来源复杂。明、清两代的学宫学生,都是各书院、社学或私塾的学生经过县、府、院试录取的生员(俗称秀才)。明代最初的生员都是由政府发给廪膳(即伙食补助),后来凡在岁科两试中考取高等的秀才,国家便供其廪膳,这样的秀才称廪生。廪生的名额之外另增一些名额,叫增广生员,又称增生;初进学宫的秀才,称附学生员,简称附生。灵山学宫的学额在清光绪之前,廪生8名,增生13名,附生13名。清光绪年间,廪生增至13名,增生13名,附生8名,武生8名,外拨给府学5名、6名不等。唐代至清代,灵山考取进士12名;宋代至清代,考取举人45名,其中武举11名。

县学宫教学经费来自儒学田、文庙田租等。据《灵山县志》(民国三年版)载:清末文庙岁租谷1777斗;儒学田租谷1329斗,2项合计3000多斗。外有铺租银每年43千文。文庙的修缮、县学宫师生祭祀用钱,另由政府税收中支取。

古代学宫之德庆学宫

社 学灵山县从元代开始盛行社学教育。社学主要由士绅领头,民间集资,利用祠、庙产业作为主要经费。一般吸收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入学。学生可以少缴或不缴学费。所授课程,大体与私塾相同,设置《三字经》、《五字经》、《千字文》及“四书”、“五经”等。灵山最早的知名社学主要有养正社学、有造社学、凤珍社学等。

养正社学,明朝成化七年(1471)建于县城内宋泰街(今人民路),至嘉靖十七年(1538)重修,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以其遗址改设西灵书院。

有造社学,在县城林公祠后(今百货大楼附近)。明代正德五年(1510),佥事李谨建。

凤珍社学,在檀圩,明崇祯十六年(1643)知县连城璧建。

童蒙义学,在烟墩圩,清宣统二年(1910)建。此外还有东隅、西隅、育英三社学。

社学教育

书 院灵山县明代创建书院教育。书院是官办私教的学校,招生对象为成年学生,授课内容无统一规定,大部分开设与科举考试科目相同的课程。有“四书”、“五经”的讲解,八股文的作法和试帖诗的作法等。学完这些课程以后,学生可参加科举考试。比较知名的书院有海北书院、西灵书院、植桂书院等。

海北书院,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佥事王崇利用县城旧学地改建,是灵山最早的书院。

西灵书院,建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位于县城内(今灵城镇二小处)。乾隆二十六年(1761)增建东、西书舍10间,院后余地建松风亭1座。嘉庆十九年(1841)重修。光绪三十四年(1908)改为普仁善堂。是灵山县科举取士的摇篮。

植桂书院,建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县内70余人倡建,位于县城东门外镇北街后段(今解放路北段)。

陆阳兴让书院,建于清咸丰六年(1856),位于陆屋镇鸭行街,县举人张永渊回乡同知县张锡田、乡绅施奇文等倡建。

六秀书院,清同治年间县人捐建,位于六峰山上。

三宁书院,清光绪十四年麻厚光等捐建,位于那楼圩(今邕宁县管辖)旁。

显西书院,清光绪十四年拔贡仇葆厚等捐建,位于太平圩。

每间书院都有固定的田产,教学经费及教师薪俸由学田租谷支付。书院的教师,大都聘请参加过科举考试或有学问的人担任。有些书院仅供学生寄宿,没有老师主讲。

清末,有的书院因办学经费缺乏或无法延请老师而停办;有的于宣统年间改办为学堂。

书院

私 塾 灵山县清代创建私塾教育。私塾是民间办学的形式之一,也是封建社会青少年获得知识的重要场所。清末,灵山私塾大致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是较富有的人家延请塾师,主要教授自己的子弟及亲戚家的子弟;二是几户人家(或同宗同族)合聘塾师设馆授徒;三是塾师设馆招生。

前两种类型私塾的教学经费(包括塾师的薪俸),均由聘家担负。同宗同族合办的由蒸尝祖产提取部分予以解决。塾师设馆授徒的教学经费,由学生缴纳学金或学米(谷)解决,全部收入归塾师所有。

私塾分两个级别:小馆(又称蒙馆)及大馆。小馆以启蒙为主,收初入学的儿童,主要学习认字、写字、背书。采用个别教学,老师要求学生对课本能读能背,谁背熟谁可先学新课程。小馆的教材有《三字经》、《五字经》、《千字文》(又称《四字经》)、《百家姓》、《幼学故事琼林》等。大馆招生以青少年为主,教较高级的课程“四书”、“五经”、诗联的作法等,有些大馆还教以八股文、试帖诗作法等,以准备参加科举考试。

民国期间,灵山的私塾仍继续发展。部分私塾已开始讲授新学,部分私塾仍沿用清代以前的教材和教法。教学目的纯粹是为识字,特别是家庭贫寒的农家子弟,大都送入私塾认字。解放后,私塾全部停办。

古代私塾

二、灵山铜鼓

铜鼓最原始的用途是作为打击乐器,用于娱乐活动。后逐步演变为用于赛神、祭祖、传信、战阵,使用者均视为神器。灵山县是全国有名的铜鼓出土重点地区,有“铜鼓之乡”之称。灵山铜鼓流行年代为东汉至唐代,约有800多年,经历了东汉的初始时期,南朝的鼎盛时期,唐代的衰落时期。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起,灵山县18个镇已有 16个镇出土铜鼓,现在灵山县博物馆共收藏有25面铜鼓,是广西收藏铜鼓最多的县级馆之一。

目前,全国铜鼓共分为8个类型,而以广西地名命名,并在灵山县出土铜鼓共有三个类型,即灵山型、北流型和冷水冲型。在县馆藏的25面铜鼓中,灵山型有16面,北流型8面,冷水冲型l面。

古代铜鼓

灵山型铜鼓是以灵山县出土的铜鼓为标准器而命名的。灵山型铜鼓其特点是:体形凝重,形象精巧;鼓面平展,边缘突出;胸壁微凸,胸以下收缩成腰;胸腰之际有叶脉带状扁耳两对;鼓面蛙饰为后两足合拢为一足的“三足蛙”,并常用累蹲蛙;鼓面中心太阳纹圆凸如饼,光芒细长,一般8至12芒;鼓面鼓身皆以二弦分晕,晕间饰云纹、雷纹、席纹、四出钱纹、连钱纹、四瓣花纹、虫纹、星纹、蝉纹、兽形纹、鸟纹、同心圆纹、变形羽人纹等精美的纹饰30多种,鼓足还常有鸟、兽形的立体装饰。其中鼓面的“三足蛙”饰是其他类型的铜鼓所没有的,蛙背上的纹饰也十分精美,这是灵山型铜鼓最显著的特点。

灵山型铜鼓

北流型铜鼓特点是:形体硕大,面宽,边缘伸出鼓颈外,有的边缘下折成垂檐,胸壁斜直外凸,最大径偏下,腰成反弧形收束,腰间斜度平缓,有一道凹槽分界,腰足间以一道凸棱分界,鼓足外侈,与面径大小相当,多为结实的圆茎环耳,鼓面塑像小而简朴,太阳纹圆突如饼,多为八芒,纹饰简单,多为云雷纹。

北流型铜鼓

冷水冲型铜鼓特点是:全身饰有复线交叉纹、变形羽人纹、翔鹭纹、定胜纹、三角形纹、栉纹夹双排同心圆纹组合纹带等冷水冲型铜鼓常用的纹饰。有学者将冷水冲铜鼓分为红河式、浔江式、邑江式。

冷水冲型铜鼓

灵山铜鼓主要分布在灵山县北部山区,而南部地区很少,西南部的三隆镇、陆屋镇至今未有发现。全县仅有旧州、平南、丰塘镇一同出土过灵山型和北流型铜鼓。而石塘、太平、沙坪、伯劳镇仅出土北流型铜鼓。烟墩、武利、灵城(原三海)、新圩、平山、佛子、那隆、檀圩、文利镇仅见灵山型铜鼓。

据资料统计,灵山县有史以来共发现铜鼓112面,其中灵山县明代(1620)就在旧州镇旧州圩的“铜鼓岭”有l面铜鼓出土;清代31面,民国时期8面,新中国成立以来72面。实际上的远远不止此数,只是由于年代久远,失去了口传,因此至今尚未能掌握到接近实际的铜鼓出土数。灵山县古来出土铜鼓甚多,但流失亦甚大。明清两朝及民国时期出土的至今已全无踪影。1950-1979年因没有文物机构,出土的44面铜鼓,损失了32面,仅存12面。1980年至今,全县出土的19面铜鼓,除2面流失外,全都征集收入灵山县博物馆收藏,至今共收入铜鼓25面。还有广西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还各收藏有4面灵山铜鼓。

灵山铜鼓中,有不少是铜鼓中的典型器物,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新圩镇渌水村出土的一面灵山型铜鼓(今藏广东博物馆),器物相当精巧,尤其伴出了一枚开元通宝。石塘镇乐彩村出土的一面灵山型铜鼓(今藏广西博物馆),内壁铸一个立体水牛,造型生动,这在广西是首次发现,是铜鼓中之珍品,已定为一级文物。

灵山型铜鼓展厅

三、烟墩大鼓

烟墩镇民间过大年、办喜事都有擂大鼓的习惯,由于其鼓型巨大独特,鼓法特别,加之鼓声震撼、擂鼓场面恢宏热闹,备受县内外关注,统称“烟墩大鼓”。烟墩大鼓承铜鼓遗风,于明代后期演化而成,是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民间艺术,在广西乃至全国范围内独一无二。

烟墩大鼓

烟墩大鼓分布集中,保存完好。主要分布在烟墩镇境内,及与烟墩接壤的平南镇六潭、古廖村和横县南乡镇部分村庄等。目前全镇20个村委264个自然村保留大鼓不少于300面,每个自然村均有一面大鼓以上,最大的大鼓在石堆村,鼓面直径达1.3米,鼓桶高3米。烟墩镇现尚有最大的3面大鼓,据其鼓桶上文字记载,是清代宣统元年制作的。主要藏存于石堆、六凤、长麓三个村上。大鼓口径用牛皮铺过,牛皮旁边凿有数孔,每个孔串上竹钉,鼓桶为木桶,用料和加工都很考究,木料要挑百年的樟木或楠木,是用一根完整的木头凿挖加工而成,外表打磨得光滑锃亮,没有半点虫蛀腐蚀,其音质效果上乘,鼓桶底还垫一个四方木架。每逢新年到来就把鼓用竹篾将鼓桶和牛皮在周边连起来,制成牛皮大鼓,新年期间打大鼓贺年,配上大锣大钹,鼓韵非常动听,感染力强。据统计,目前在石堆、三联、六凤、烟墩、妙庄、凤山、那合、佳平、六加、邓塘、大远、茅针、那合、司练、六局、长麓等村庄留存大鼓比较多。

烟墩大鼓闹新春

大鼓风俗是每年农历十二月三十(除夕)至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每年农历正月时候,按照传统,各村大人、小孩都绷好大鼓集结在一起擂打,到了晚上,村与村之间又互相邀着打大鼓,用晚上最空闲最能体现鼓声的夜空来拼鼓,为了表示友谊,天亮后村与村之间搬出家中的大粽、粉利、腊肉互相祝贺一番,鼓手一般都是村中健壮的男人,有时统一着装,遇到天暖,也有赤膊上阵擂鼓的。按照风俗怕误了农事,元宵节结束是不能擂鼓的了。但当地一些村庄为了尽兴,还是打多一晚,各村把大鼓抬到祠堂或社公、村中晒场上尽情敲打直至天亮,延至正月十六晚才收鼓,场面最热闹。大鼓结束的第二天便把大鼓放于屋中板炕或闲至的屋里,待来年再擂鼓。

热闹的现场

烟墩大鼓打法也是很讲究的,打法可分为:开鼓、正式打鼓、滚鼓、收鼓四种。第一种为开鼓:先开鼓,锣钹跟上,“喳锵,喳锵,”“锵锵锵,锵锵”……鼓与锣钹互相配合,鼓声慢,锣钹也慢,鼓声快,锣钹也快,做到锣钹跟住鼓声,随鼓声由慢到快,进入正式擂大鼓,鼓棒在击鼓面之起时,有一种洪亮划空,振动人心的感觉。随着鼓声、锣钹相伴奏的结合,达到锣钹大鼓喧天之时,逐渐进入正式打鼓。如果在晚上夜深人静,大鼓声响可传到方圆几里的村庄。

文字来源:中共灵山县委宣传部

图片来源:百度、汇图网、王牧

编辑:陈军名

审核:李萌

中共灵山县委宣传部

+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