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2022年山西准备这么干

2022-09-11 13:14:24 8854

摘要:●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壮大高质量发展动能●持续加力推进项目建设,积蓄高质量发展后劲●统筹推进“一群两区三圈”建设,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全力构建良好创新生态,增强高质量发展驱动力●强力抓好营商环境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支撑●坚定不移深化改革...

●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壮大高质量发展动能

●持续加力推进项目建设,积蓄高质量发展后劲

●统筹推进“一群两区三圈”建设,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全力构建良好创新生态,增强高质量发展驱动力

●强力抓好营商环境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支撑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

●绿色低碳建设美丽山西,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

●聚力抓好民生社会事业,共建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山西建设,营造高质量发展良好环境

2022年山西有哪些新打算?

1月20日,山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山西省人民政府省长蓝佛安作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2022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在实际工作中尽可能争取更好结果;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同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长水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

1 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壮大高质量发展动能

推进煤矿智能化改造,加快5G智慧矿山建设,再建成20座智能化煤矿、500处智能化采掘工作面。

支持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建设,推进光伏、风电基地化发展,加快建设垣曲、浑源抽水蓄能电站,再规划建设8-10个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加快推进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

开发利用地热能和生物质能。投运2-3个500千伏新能源汇集站,加快能源互联网试点建设,积极拓展晋电外送市场。

加大焦化、钢铁、水泥等行业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力度,推广大机焦、干熄焦等先进装备技术,引导煤电材、煤焦化氢、钢焦化氢等一体化高效循环发展。

加快延伸钢铁和铝镁铜等精深加工产业链条。

围绕强龙头、拓市场、塑品牌,不断提升白酒、陈醋、纺织、玻璃、陶瓷等消费品工业行业影响力和竞争力。

深入实施千亿产业培育工程,做强做优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数字产业等千亿级产业,做大做深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合成生物、现代医药和大健康等百亿级产业,做精做专通航、信创、软件业等潜力产业,布局量子信息、碳基芯片、氢能与储能、下一代互联网等未来产业。

着力补链延链强链,规划打造一批重点产业链,建立健全“链长制”,培育一批龙头骨干“链主”企业,打造一批“专精特新”“链核”企业,引进培育一批配套企业。

发挥好太原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国家超级计算太原中心作用,加快培育制造业云服务商和云服务平台,推进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标杆项目和诊断服务,丰富5G应用场景,力争培育200户以上智能工厂和智能车间,加快产业信息化融合、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步伐。

大力推动批零住餐等传统商贸消费升级,鼓励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消费,新建或改造一批高品质特色商业街、商业综合体、餐饮集聚区,打造一批地标性夜经济生活集聚区,大力推进老字号传承振兴,积极发展首店经济、流量型经济,培育电子商务、无接触配送、无人零售等新业态,培育直播电商基地、跨境电商示范区。

加快发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中介咨询、法律服务、会展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壮大物流龙头企业和网络货运平台,建设太原、大同、临汾国家物流枢纽,打造内陆型国际物流中心。

实施龙头景区“9+13”梯次打造培育计划,推动A级景区倍增,推出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布局建设50个文旅康养示范区。

建设黄河、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西段。

新建成三个一号旅游公路2500公里以上,完善游客集散中心、公路驿站、房车营地等配套设施,推动同城景点公交化,开通跨省旅游专列,实现重点旅游城市、街区、景区5G网络全覆盖,完善山西文旅云功能。

高品质优化游客体验,建设一批高端酒店、特色民宿,打造一批精品文创产品、文创店和演艺项目,拓展自驾游、研学游、低空游、体育游、工业游,发展避暑康养、温泉康养、中医药康养等业态。

办好旅发大会、康养大会、大河文明旅游论坛等活动,打响山西文旅康养品牌。

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运城、临汾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基地,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稳定生猪产能,提高肉蛋奶产量,全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规模化发展设施农业,建设一批标准化农业园区,扩大“南果北栽”“南菜北种”规模。

不断提升山西农谷辐射带动能力,推动太谷、清徐、临猗3个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

建设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标杆项目,培育一批百亿级产业链和百亿级龙头企业,提升“南果中粮北肉”出口平台和“东药材西干果”商贸平台功能。

加快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开展农村三级寄递物流体系建设。

2大力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厚植高质量发展根基

推行国家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清理与企业性质挂钩的规定和做法,消除政府采购和招投标领域隐性壁垒。

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公用事业、生态保护修复等领域,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

新增“专精特新”企业500户,培育一批掌握独门绝技的小巨人、单项冠军。

推动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全面落实到各类市场主体,研究出台我省惠企纾困政策。

加强对重点企业落户、科技创新、首次创业等财税支持。

构建普惠性融资担保体系,提高信用贷款和首贷户比重,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

优化涉企用地供给,推进“房证同交”“地证同交”改革,降低综合物流成本。

尊重企业家精神,完善常态化联系服务企业机制,充分发挥商会作用,畅通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渠道。

支持省级以上开发区配套建设一批中小企业园区,高水平建设智创城等双创平台。加快建设网络流量平台,布局建设一批乡村e镇,大力发展楼宇经济,集聚一批新经济市场主体,合理布局各类城市公共空间、商业区等,增添城市“烟火气”,实施制造业扩规、新业态新经济成长等“七大行动”,支持各行业市场主体梯度培育、发展壮大。

3 持续加力推进项目建设,积蓄高质量发展后劲

加快雄忻、集大原等高铁项目建设,力争太原铁路枢纽客运通道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开工建设,做好太绥、长邯聊等高铁项目前期工作。

加快推进14条续建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确保年内隰吉、朔神、静兴高速公路项目完工,推进重要国道、大交通路段、城市过境路段升级改造,新改建“四好农村路”4000公里。

加快推动太原武宿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建设,抓好朔州、晋城机场新建、运城机场改扩建和灵丘、繁峙等通用机场建设。

实施汾河流域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开工一批干支流综合治理项目,汛期前完成245座水毁水库工程设施以及河道堤防水毁修复,完成6座病险水库、34座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新启动50座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

中部引黄工程总干线实现试通水,推进沿线市县配套工程建设,完成小浪底引黄一期工程,进一步加大黄河水利用。

新建5G基站3万个,基本完成高铁、高速公路沿线通信网络覆盖提质升级。

加快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推进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

社会民生方面,加快省疾控中心迁建和省级P3实验室建设,规划实施一批养老托幼、文化服务、全民健身等公共服务项目。

4 统筹推进“一群两区三圈”建设,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加强统筹规划,强化政策支持,促进要素和人口加快集聚,构建“一群两区三圈”城乡区域发展新布局。

促进山西中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强化太原的省会龙头作用,加快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健全中部城市群发展协调机制。

着力打造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两大引擎。

加强晋北、晋南、晋东南城镇圈与中部城市群的协同联动。

推动晋北城镇圈主动融入京津冀,深化蒙晋冀长城金三角区域合作,支持大同申报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城市和源网荷储全国试点城市。

支持晋南城镇圈深化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关中平原城市群区域合作。

推动晋东南城镇圈与中原城市群合作发展,积极参与产业分工协作,不断拓展城镇圈影响力。

重点推进太原片区大盂启动区建设,开工建设滹沱河供水工程,完成太忻大道建设工程,加快推进太原地铁1号线一期、国道108线改建、凯赛生物产业园、中北信息产业园、忻州智能装备产业园、忻州半导体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打造数据流量谷,统筹开展对接京津冀和雄安新区经贸合作交流活动,实现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强势起步。

加快推进“五大中心”及配套设施建设,加速打通太原主城区至潇河产业园区连接线,着力解决唐槐、科创城、保税区等园区交通瓶颈。

加快推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投产达效,积极吸引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有效集聚,运营好山西数据流量生态园,全力培育半导体、信创、生物医药、智能装备、精密电子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抓好农村土地二轮承包到期延包等工作。

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深化农技农机农经三支队伍改革和供销社综合改革。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落实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强化产业就业帮扶和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加大受灾群众救助帮扶力度,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5 全力构建良好创新生态,增强高质量发展驱动力

大力实施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健全完善人才政策,深入实施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壮大行动、青年科技人才强基行动、卓越工程师高技能人才扩容行动、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工程、企业创新人才承载工程等。

改革完善省级财政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科技成果评价办法等,落实好揭榜挂帅制、赛马制,推行科研经费包干制、项目管理里程碑制、结题验收备案制,赋予科研人员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度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加强青年科技后备军建设,在重大专项或重大科技工程中探索实行双主持人制。

高质量推进“111”“1331”“136”等创新工程,推进怀柔实验室山西基地和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山西)建设,积极参与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加快创建有机旱作农业、智慧交通国家重点实验室。

优化调整省级实验室体系,布局建设3-5个省实验室,力争省重点实验室达到140个。

争创煤气化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新建30个省技术创新中心。

推进高速飞车试验线建设。

完善开放共享服务平台,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共享共用科研资源。

精准对接碳达峰碳中和、能源革命、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等,立项实施30个左右科技重大专项,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积极推广应用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产品。

开展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改革试点,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建设和示范企业认定工作,新建10家省中试基地,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滚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新培育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0户。培育认定30家新型研发机构。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省内高校与企业合作建立产业研究院。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提高R&D投入强度。

6强力抓好营商环境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支撑

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推进全链条优化审批、全过程公正监管、全周期提升服务。

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优化许可事项清单,推进涉企审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

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推进“一件事”集成服务,试点推行“一业一证”改革,建立项目审批“一事一方案”。

持续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完善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功能,在基层便民服务机构、银行网点、商场等服务场所推广自助政务服务,推动群众办事“一窗受理、限时办结、最多跑一次”。

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互联网+监管”,推行跨部门综合监管、协同监管,对新业态新领域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做到既“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

持续开展“清欠”工作,清理政府部门、国有企业对民营企业的逾期欠款,杜绝“新官不理旧账”。

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快推进我省信用立法,加强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应用,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7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

推动地方金融机构完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推进高风险农商行、农信社、村镇银行等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加快清收处置不良资产,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

完善融资担保体系,补齐风投创投短板,引入各类股权投资基金,培育金融中介服务机构。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

丰富金融业态,加快发展绿色金融。推动设立北交所服务“山西基地”,支持企业进军资本市场。

围绕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抢抓RCEP正式生效重大机遇,精准对接“一带一路”,做好山西自贸试验区申报。

培育壮大外贸主体,引进一批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增开中欧班列,扩大我省优势产品出口和关键装备及零部件进口。

提升开放平台功能,建设武宿综保区RCEP产业园,积极申建阳曲综保区,推进太原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建设。

拓展跨境电商业务,加大海外仓建设力度,做大外贸新业态。

进一步加强国际友城合作,提升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的国际影响力,办好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等活动。

8绿色低碳建设美丽山西,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

制定我省“双碳”工作实施意见和碳达峰实施方案,落实落细碳达峰碳中和“1+X”政策体系各项任务。

探索“双碳”目标实现路径,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快形成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机制。

巩固提升碳汇能力,推进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积极推进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碳达峰试点示范建设,开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技术研究。

探索开展经济生态生产总值核算。

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实施重点行业能效提升行动,持续降低能耗强度,落实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政策,加快推进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领域绿色低碳转型。

统筹推进流经县、流域区、全省域保护治理,强化“四水四定”刚性约束,一体推进治山治水治气治城。

流经县坚决守牢生态保护红线和资源利用上线,探索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模式,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游则游。

流域区加强城镇、农业、生态等不同空间单元的承载力和适宜性,加快构建以“两带两屏”为主体的空间格局,深入推进坡耕地综合整治、水源涵养和矿山生态修复。

全省域扎实推进“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修复治理,带动“五湖”和大泉、湿地生态保护修复。

实施石太高铁沿线(山西段)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等一批标志性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成营造林500万亩。

深化“五水综改”,完善水网架构,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强中水利用,严控地下水超采,全面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

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题和黄河、汾河流域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开展省级生态环保督察。

继续淘汰部分行业落后产能,加大城市建成区及周边污染企业搬迁退出力度,着力打好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等标志性战役。

坚持“一断面一方案”,全面溯源整治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

加快水污染治理重点工程建设,解决沿河村镇污水直排问题。

推广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尾水人工湿地,试点开展堤外人工湿地。

9聚力抓好民生社会事业,共建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建设改造100所公办幼儿园、500所寄宿制学校,大力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落实。

启动高考改革工作。

提升“双一流”建设水平,支持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率先发展,加强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深化省校合作12大基地建设。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优化职业教育布局结构,加快实施职业院校“双高”计划。

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网络教育,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完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

深化区域医疗中心试点建设,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医改,推进三医联动,深化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积极推进“5G+远程医疗”试点,抓好国家级城市医联体建设试点,扎实推进分级诊疗。

加快建设中医药强省。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强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建设,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5G+智慧养老”,发展“银发经济”。

推动三孩生育政策落地,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全面取消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社会保险的户籍限制。

做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工作,全面推动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保政策。

健全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扩大跨省异地就医结算范围。

落实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科学合理确定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制度,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租购并举,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棚户区住房改造开工9500套。

加大非遗和文物保护利用力度,开展重大考古研究和“云冈学”研究。

深入推进报业、广电、文艺院团等领域改革,加强省属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管。

塑造文化晋军、山西戏剧、山西工艺美术等文化品牌,办好山西艺术节、山西非遗博览会、左权民歌汇等活动,加强文化传承创新。

10 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山西建设,营造高质量发展良好环境

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全面压实四方责任,严把入境关、筛查关、转运关、隔离关、诊治关,加强进口冷链食品总仓管理,做到“凡进必检、凡进必消、人物同防”。

健全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转换机制,完善多点触发监测预警机制,强化应急处置实战演练,推进重点人群新冠疫苗加强免疫,全面加强核酸检测、流调溯源、集中隔离、医疗救治、院感防控、物资保障等方面能力建设,提升智慧防控水平,快速、科学、精准应对疫情风险。

实施公共卫生体系重塑性改革。

深入开展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突出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燃气等领域隐患排查治理,始终保持严厉打击私挖滥采、非法生产等行为的高压态势。

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指挥信息化建设,提高防灾救灾减灾能力,科学有效应对处置各类事故灾害。

04-05版采写:山西晚报记者 李飞飞

(责编:马云梅)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